第十次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典型发言(一)
孝行徐州 爱满彭城
为天下父母打造幸福乐园
江苏省徐州市彭城养老服务中心院长 周长芝
我叫周长芝,是江苏省徐州市彭城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我汇报的题目是:《孝行徐州 爱满彭城 为天下父母打造幸福乐园》。
一、大爱传承,接过母亲的公益旗帜
江苏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人自古就重情义。我是老徐州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兄弟姐妹8人。母亲一生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上世纪60年代就收养了一位孤儿和多位孤寡老人。受母亲耳濡目染的教育,从我会走路起就跟着母亲照顾老人。母亲临终前,在她的儿女中选中最小的女儿我去完成她的遗愿——照顾好她生前收养的孤寡老人。
我读过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就投身于教育事业。由于工作出色,我26岁被破格提拔为中学业务校长。从教23年,先后做过4所中学的校长,获得多项荣誉,也深受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我的事业和生活可谓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然而,母亲的遗愿却时时萦绕在耳边不能忘怀。当得知我下定决心要圆母亲的遗愿、辞去中学校长、去照顾那些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弱势老人时,领导们都劝我:许多人托人找关系想当个公职在编老师都不能如愿,你一个中学校长奋斗了这么多年,多少人羡慕,你可不要冲动啊!但我决心已定,选择养老公益事业,把母亲的大爱传承下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爱心和执着做更大的担当,为社会养老事业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2011年母亲节,我辞去了人人羡慕的中学校长职务,拿出家里的积蓄,接手了濒临倒闭的黄山老年公寓,全身心地投入到老龄事业中。从那天起,我由一个中学校长成为一个养老院院长。
二、孝行徐州,为天下父母打造幸福乐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办养老院第一年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候,仅就工作环境就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落差非常大。虽然我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但在走进养老院的第一天,我就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当我带着当时仅有的两名员工将养老院从一楼到三楼彻底打扫一遍后,我全身起满了疙瘩,一片片小疙瘩连成一片片大疙瘩,奇痒红肿,高烧不退。后来连眼睛肿得无法睁开,当天晚上就被丈夫送进了医院,住院七天才痊愈。这七天,对我来说,是七天炼狱!当我在镜子里看到因中毒气而让我的整个脸肿得都变了形时,我的心都碎了。那种委屈,那种深深的痛苦和绝望,让我一整夜一整夜地睡不着觉,满脑子一会儿呈现出美丽如画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一会儿又都是躺在床上这么无助这么弱势又这么需要照护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选择了就绝不能放弃,选择了就绝不能后悔,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再难再苦再累再脏也要坚持下去。出院后,我又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养老院的各项工作中去,而且从此以后让每个员工都牢牢记住:干干净净是养老院最基本的要求,这里不但是老人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自己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从那以后,在我们院里,再也没有一位老人因脏气污染而过敏。
2011年8月,接手敬老院不久,我就遇到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的老人。86岁的张姨是胆囊癌晚期患者,老伴去世多年,唯一的儿子在国外。胆囊癌晚期非常痛苦,她常常痛得趴在床上咬着牙。为了减轻她的痛苦,我经常陪她聊天、给她讲有趣开心的事让她高兴,让厨师炖好鸡汤、鱼汤,变着花样让她多吃一点,并让我的学生、侄女、外甥女来陪伴她。在老人最后的日子里,儿子还是没能回来,委托我全权代理一切。面对即将离世的老人,我没有恐惧、害怕,只有心酸、心疼、难受、不舍,每天寸步不离地守着她、照护她。虽然她的亲人不在身边,但我就是她的亲人,我要让她享受到人世间的真爱和尊严,我要像亲生女儿一样为她养老送终!张姨临终前,我亲手为她擦洗身体,穿好寿衣,直到她停止呼吸。我和大家一起把张姨从三楼抬上殡仪车,当时,火葬厂有三家办丧事的,每家都是一大帮人,只有我是孤身一人,一边哭着一边跑前跑后办手续。他们看着很奇怪,当从司机那里知道我是养老院院长,在为一位入住老人办丧事时,都唏嘘不已。四年多来,类似这样为老人亲力亲为的事情好多好多。倾情付出赢得了老人的满意,得到了儿女们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很快,黄山老年公寓一床难求。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住进幸福乐园,我又卖掉了家里的两套房子,包括为儿子准备的婚房,倾全家之力开办新院,2013年两家分院同时开业。
在我们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被老人们称为“贴心儿女”、“慈善天使”。一幅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画面令人赞叹! 81岁的王阿姨患老年痴呆症,晚上没人陪伴就不停地叫喊,护理员杨姐每晚都陪睡在老人身边,三年多了从未间断。杨姐的女儿出嫁,她也是当天下午就赶了回来。她总是告诉家人:你们能离开我,老人离不开我!王阿姨的家人深受感动,2013年又将101岁的姥姥送到了养老服务中心;91岁的孟奶奶入院时是四个人抬着送来的。然而今天,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她依靠助步器能自己走路了;88岁的李大爷因病成为植物人,儿女们已不抱任何希望,只想让老父亲到养老院里享受临终关怀。然而,我们没有放弃,每隔二小时就为老人作按摩,尤其是值夜班的护理员,每天深夜都要为老人开着夜灯,放着轻音乐作全身按摩。两年多了,李大爷越活越硬朗。在我们大家庭聚餐时,李大爷的儿子哽咽着说:“要不是你们的细心照护,我爸爸活不到今天。”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养老服务中心数不胜数。曾在中央宣传部工作、今年89岁的郭老对我说:“周院长,我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所见所闻让我十分赞叹!儿女们做不到的,在你这儿全都做到了,了不起!”后来又作诗一首以示感慨:“南边柿子越墙头,北沿丝瓜三楼攀,别有洞天耄耋居,颐养天年赛神仙!”听到老人及家人发自内心地赞许,我们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辛苦全都一扫而光,老人的肯定、老人的褒奖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三、文化养老,为老人开启快乐的幸福密码
几年来的爱心奉献和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文化养老的重要性,是它重新打开了老人心灵的幸福大门,开启了老人快乐的幸福密码,坚固了老人的幸福根基。在落实文化养老方面,我们既抓内又抓外,使之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所谓“内”——就是让养老院内歌声笑声不断,成为名符其实的幸福乐园。简单来说就是: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配备了专职医护人员;每天学歌谣做快乐手操;坚持三个会议不间断;开展了“老人儿歌比赛”;组织了 “优秀老人评选”;组织一场场丰富的文艺汇演;观看一个个老电影展播;欣赏一个个喜剧片投影;享受一个个儿女洗脚日等等。在活动中,采取定点与居家相结合,院内院外老人同乐,同享礼品资源,同享大家庭的温暖,深受老人和居民喜爱。老人们开心地说:童心童趣童谣,健身健心健脑。久而久之,我们定能返老还童!
所谓“外”——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全社会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在办院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爱心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渺小的,要想让天下父母安享晚年,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为此,我们不惜财力物力,倡导发起了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动:与驻徐部队结成共建单位,开展了战士认亲活动,让那些“三无”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在小学校开展了“爱心小天使“活动,使孩子们成为老人的开心果送上天伦之乐;在全市发起了 “爱心温暖”大行动;同时,还成立了106人组成的爱心艺术团和108人组成的爱心志愿者团队,经常到社会上、敬老院、贫困家庭中送温暖献爱心;在每年“敬老月”期间,我们都组织10场“送歌舞献爱心欢乐老人”系列文艺演出,参加公益活动的慈善团体有23家。此项活动的参与人数和受益老人之多、辐射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为营造全社会孝老爱亲、人人投入爱心慈善活动的浓厚氛围起到了引领作用,也充分显示了慈善团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为了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感召社会各界人士投入公益慈善事业。四年多来,我们应邀到多家单位作道德品行、传统文化教育报告60余场;自费编印8期《孝行徐州 爱满彭城》杂志16000册;自费印制8500个“自尊自重自强,互助互爱互信”彩色书包发到市民和学生手中;还自费编印了10万份健康快乐歌谣彩页和10万份人人争当道德模范书签,全部发到了社区、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手中。
爱心永驻,亘古不变!事难为,为则无所不成;路难行,行则无所不至。养老事业是我终生的追求,我将为此奉献毕生的心血,能为天下父母服务是我一生的福气,我无怨无悔!我的梦想是活到100岁!奋斗到100岁!为天下父母服务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