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默认分类 > 快乐老年 >
书写人生第二春——耄耋党员醉心瓷
发布时间:2019-12-06 09:00:00 来源: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走进“邱双炯陶瓷艺术陈列馆”,那一尊尊高大如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瓷塑作品,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突破传统性的作品全都来自一位退休的处级干部、共产党员、耄耋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邱双炯之手。

出生于1932年的邱双炯,5岁丧父,青年丧母。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为了糊口,开始有食无俸的瓷塑学徒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了通信员,入了党,一步一个脚印,直至当上县委副书记。退休后,邱双炯在自家楼旁搭个草棚作为工作室,用电烧起了自己雕塑的小品件瓷塑。为了使德化的传统瓷塑工艺有所突破、规模化地研究开发生产创新产品,1993年底,邱双炯成立了“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

就在这年,德化要举办“中国德化第一届国际陶瓷节”。为了汇报印证德化用电烧瓷的成果,邱双炯创作用电烧成的薄胎釉瓷首创新产品《杨贵妃醉酒》送到中央,当时的李鹏总理看到这种“薄如纸,白如玉,釉如脂”的电烧釉瓷后,挥笔写下了“德化名瓷,瓷国明珠”题词。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使邱双炯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德化瓷塑如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跟上形势,创新发展,也就成了邱双炯的新课题。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把德化瓷塑做得更精、更细,走进更高雅的艺术殿堂。

真的要做到很难。邱双炯买来物理、化学、人体解剖学、陶瓷工艺学等书籍,边学边试验。三五年一晃而过,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耗尽多少瓷材,邱双炯终于掌握了烧制规律,试验成功。如今,两米多高的瓷塑都可以在电窑里自控烧成。薄胎釉瓷,是邱双炯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新品釉瓷。这种白瓷与液体釉彩的天然组合,雕出的产品流光溢彩,亮丽晶莹,被陶瓷艺术界推崇为“中国乃至世界一绝”。

辛勤的汗水换来满园春色。1993年以来,邱双炯的创新传统作品就不断登上全国性的艺术大舞台并多次得奖。《象牙瓷弥勒》《十态弥勒》《大刀关公》《天女散花》《班昭》、大型瓷塑《十八罗汉》、薄胎釉瓷《如意观音》《四大美女》等10多个品种作品分别荣获艺术界的国家级金奖和特别荣誉奖。《贵妃醉酒》 世纪珍藏品、薄胎《圣观音》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大型瓷塑《五百罗汉》分别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古代外销瓷博物馆、德化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邱双炯的代表作《快乐弥勒》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

2013年底,在国家举办的大型瓷塑艺术品工艺革新验收现场,

文化部专家组高度评价了邱双炯的创新作品。《如意弥勒》《快乐弥勒》和《升平舞》三件作品由国家故宫博物院正式收藏。

耄耋之年,邱双炯的荣誉也接踵而来: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技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德化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同时,他还荣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成就奖、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无关 侵删

排版:信息推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