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中心 > 老龄新闻 >
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是加快内循环的重大战略主攻方向(二)
发布时间:2020-10-19 09:05:46 来源:中国老龄协会

(九)树立老龄经济产业新思维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从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的国家的实践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老龄问题都是转型性问题,即老龄社会的新需要和年轻社会的老底子之间的不适应问题。这一点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我们一方面正在经历伴随老龄社会转型背景下人类经济关系、经济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方式等的重大转变,但另一方面,我们拥有的绝大多数是以往经济发展的老底子。老底子与新要求之间的拉锯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今后还要维持相当长时间。其原因在于,需求是新的,问题是新的,但我们的头脑却是旧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未来人类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经济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回顾人类历史,所有社会历史转变要落地,最终都需要通过观念转变这一环节。观念转变了,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巨变无数,但最彻底的转变不是有形的物理世界的转变,而是无形的观念形态的转变。从古到今,人类的经济发展样态虽然加速更迭,但深层次的转变从根本上说还是经济观念的创新。年轻社会的经济观念向老龄社会要求的经济观念的转变,从普遍短寿时代的经济观念向普遍长寿时代要求的经济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关系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经济的命运。这就需要扬弃以往所有经济观念,扬弃以往经济发展的老底子,树立老龄经济产业新思维,为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建设适应老龄社会的新的更高位阶的经济产业体系做好思想理论准备。

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经济站位实现从少数人谋取高额利润向绝大多数人的经济福利转变。主要是转变“经济就是发财致富的游戏”的错误观念,站位绝大多数人,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过程和结果上考量经济的人民性,而不是以增强经济动力为幌子,为少数人发财致富摇旗呐喊。唯此,方能走出一条摆脱贫富悬殊导致经济发展危机四伏的新路子。二是经济思维框架实现从适应年轻社会向适应老龄社会的转变。主要是从不同于年轻社会的新的老龄社会的经济主体结构、新的人类经济关系及其需求角度考量一切经济问题。三是经济发展核心理念实现从物本经济到人本经济的转变。主要是考量经济发展的合理经济效益、健康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经济产值大幅增长但表外负外部性猛增的恶性循环。四是经济发展定位实现从满足人的即时需要到满足每一个人向老而生的全生生命周期统筹安排需要的转变。主要是经济产业产品和服务要有全生命周期考量,而不是仅仅考虑当下需要。五是经济运作实现从部门经济到综合经济、从行业分业经济到分业混业联合作战、从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分开运作到金融经济紧盯实体经济、从直接经济和间接经济分开运作到间接经济紧盯直接经济的新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转变。主要是打破政府在经济管理权力配置上的的部门界限,在注重经济管理的部门职能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部门联合作战模式的作用。在分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业发展新模式的作用。在老龄金融体量急剧增长情况下坚守金融经济紧盯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系统内部自转的问题。同时,防止间接经济背离直接经济,大力发展直接经济引领型间接经济。六是经济治理实现向超经济治理的系统性治理的转变。当前,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张皮,经济发展制造问题,社会发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年轻社会的经济走向适应老龄社会的新经济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走出经济发展的狭隘圈子,从超经济治理或者国家治理的高度重新考量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方式和方法。

老龄经济产业是社会主义经济产业,是人民经济产业、人本经济产业、生命经济产业和意义经济产业,是具有高成长性的更高位阶的新的经济产业,必须是融入地区和区域经济战略,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意义重大,关系人类迈入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的根本支撑,关系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条件下中国经济的长远持续繁荣,也是人类迈入新阶段不能回避的新的战略选择,是未来加强内循环、促进外循环的新的经济战略主攻方向,有利于中国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有利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人类从经济产业方面成功应对老龄社会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十)实施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发展的立体战略

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方方面面,关系每一个人,是当前实现经济解绑,打造未来加强内循环、促进外循环的新的经济引擎,需要实施国家、区域、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六层一体化立体战略。

1.实施国家战略

一是把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作为重大主攻方向融入内循环战略。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要研究出台实施《国家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二是加快生育、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深度融合性改配套改革,在试点基础上,2023年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织就覆盖全民从出生前准备到身后事宜处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应服务体系,引导全生命生活预期稳定,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制度上解除影响消费循环的深刻绑定,为强化持续内循环做大做强做活国内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根据人口老龄化队列,重点研究“70后”“80后”“90后”人群老年期准备经济特别是金融准备经济的潜力,研究出台老龄金融政策,鼓励老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做大老龄金融体量,解决内循环持续运行需要的融资问题。重点研究“40后”“50后”“60后”“70后”先后迈入老年期带来的趋势性产业细分需求,在整合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针对老龄经济产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研究出台体系化产业政策,解决内循环持续运行的投资和产业收益问题。一融一投,两端互动运作,为整体经济内循环注入强大输入输出流量。四是根据当前影响老龄经济产业起步困难的土地、金融、国有资产有效利用以及部门不协调、资源不共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混合运作存在障碍等堵点难点问题,分领域制定出台相应政策举措,为老龄经济产业长期运行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五是坚持改革开放,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研究老龄经济产业的双循环机遇,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鼓励老龄经济产业企业走出去。

2.实施区域战略

一是要把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作为重大战略主攻方向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各地要在“十四五”期间作出战略安排。二是各地要研究地方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优势和地情,研究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老龄文化产业、老龄健康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制造业、老龄服务业、老龄金融业基地和中心的配套政策措施,为构建老龄经济产业带和发展枢纽带奠定基础。三是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依托现有产业条件,研究区域老龄经济产业互认共享系列化政策措施,打造跨省老龄经济产业产品和服务交流中心,促进老龄经济产业跨区域循环,为全国性循环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出台城乡老龄经济产业资源流动措施,鼓励城镇老龄经济产业资源下乡,促进老龄经济产业在城乡间的循环。

3.实施企业战略

企业是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主体,老龄经济产业也是未来企业经营战略的重大主攻方向。一是各类企业要研究老龄经济产业各业务板块的成长路线,研究实施各自参与老龄经济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企业战略,明确长期经营战略定位,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上做好步骤性安排。二是国有企业要发挥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资源、体制优势,体现人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根据现有条件,挖掘市场潜力,为迎接老龄经济产业黄金井喷期做好战略准备。三是民营企业要发挥其在发展老龄经济产业方面的灵活、高效等优势,加强民营企业间的行业联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混合运作,加强品牌建设,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

4.实施社会组织战略

社会组织是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重要主体。一是老龄经济产业行业组织要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内研究、行业间交流合作,确保发挥培育企业、行业监管等作用。二是要研究出台社会组织以社会企业身份参与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政策措施,在社会组织不断壮大的同时,鼓励已有社会组织和新建社会组织发挥积极参与老龄经济产业的研究、咨询和宣传工作。三是发挥中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建立相应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中老年人参与老龄经济产业发展的能动性。

5.实施家庭战略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现和人民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家庭代与代之间按照全生命事件安排家庭经济,这是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源头。一是研究制定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符合人人长寿生活实际需要的家庭建设政策,引导家庭成员从健康、金融、技能和资源等方面提高做好全生命准备的意识。二是家庭要有家庭成员长寿生活安排战略、家庭预算安排和家庭资产安排,确保家庭成员年轻时理性消费、年老时有钱可用,这是实现内循环战略长期可持续的根本。三是要普遍提高金融意识,学习老龄社会和长寿生活的金融基本知识。四是家庭要主动参与了解老龄经济产业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相关企业也要主动宣传家庭,确保家庭成员的老龄经济问题家庭能得到解决,解决不了的知道去找谁。五是家庭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要提高消费意识,破除年轻社会的陈旧养老观念,提高购买老龄经济产业服务和产品的长远效应的认识和成本认识。

6.实施个人全生命战略

每一个人都是应对老龄社会和迎接长寿时代挑战的主体,也是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终生主体。一是人人都要树立老龄经济产业新思维,把参与老龄经济产业作为终生的必修课。二是长寿时代条件下人人都要面临长寿的长辈和更加长寿的晚辈,都要为自己的长辈和晚辈的长寿生活从经济上做好准备和安排。三是人人都要为自己的终生长寿生活做好经济安排,重点从40岁起为自己做好准备,既可以为自己提供保障,也可以给儿女和社会减轻负担。从现在起算,“60后”“70后”“80后”是重点,他们仍然处在窗口期,不可错过。

(十一)实施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发展的系统工程

未来已来,按照平均预期寿命77岁起算,2097年以前的老年人已经全部降生。2020年之后,随着“60后”相继退出劳动者行列,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迈上高速通道。在以上背景下,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不仅是未来加强内循环的重大战略主攻方向,更是迎接未来庞大老年人口流量和人口走向高龄化趋势这一人类重大成就的机遇。因此,全面推进老龄经济产业不仅有利于未来老龄社会条件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长寿时代我们每一个人过上长寿美好生活的预期稳定的国之重是。为此,需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方针,提早准备,久久为功,打造关系全民终生利益的系统工程。

1.实施老龄社会国情教育和老龄经济产业市场教育工程

社会共识是共同行动的前提。一是在全社会广泛持续开展老龄社会国情通识教育,让每一个人了解老龄社会的到来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充满机遇但也充满挑战,人人需要增强应对老龄社会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二是在全社会广泛持续开展老龄经济产业通识教育,让全体国民提高应对老龄社会的经济产业意识,增强关于参与老龄经济产业发展对实现经济双循环以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有利性的自觉认识。三是分年龄开展不同重点的老龄经济产业市场宣传教育,培育各类细分市场。针对青少年开展全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全生命经济准备意识。针对中壮年人开展健康、抗衰老、老年期金融准备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工作。针对老年期人群开展老龄经济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宣传工作。四是广泛开展老龄经济产业企业品牌和相关产品、服务的推广工作,培育相关企业成长壮大,为建成庞大老龄经济产业产品和服务体系做好配合传播宣传工作。五是建立曝光机制,打击不良企业,配合完善老龄经济产业市场运行监督机制,提高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培育一大批老龄经济产业企业,相关产品和服务品牌大量涌现。

2.实施老龄文化产业工程

一是实施退前教育计划。退前教育是一个大市场,要建立机制,加大投入,委托相关教育机构针对退前人群做好老年期生活准备教育。二是实施老年教育计划。多办一所老年大学就可以少办一所老年护理院,要加大投入,采取共建民营、民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举办老年大学和学校,现有公办老年大学要搞活机制,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过程中,整合资源,建设一批老年教育机构,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老年大学机构和在校学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双翻番。三是实施城市中老年人上山下乡旅居计划,结合健康养生需求,动员城市中老年人参与理想目的地旅游旅居,既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又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城乡资源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活力。五是实施新银龄行动,加大投入,鼓励、支持和组织城市退休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领域工作者下乡支援乡村建设。六是实施中老年人文化产品生产计划。搞活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时尚,生产销售适合老年人需要的文化用品,建设老龄用品市场。

3.实施老龄健康工程

一是把全生命健康教育纳入全民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终生健康责任意识,让全民认识到老年期生活质量的前提在于年轻时的健康行为和健康准备,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降低全生命疾病发病率和老年期失能发生率。二是实施中老年健康教育计划,整合政府、市场资源,结合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等老龄金融产品开发,面向中老年人重点开展慢病预防、慢病急性发作预防、失能特别是精神失能(如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教育。三是实施中医慢病防治工程,加大投入,完善中医防治老年病医疗保障报销制度,鼓励扶持公办和民办中医医院开展慢病干预工作。“十四五”期间,结合新冠疫情防控,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建设一批公办和民办中医医院开展慢病干预工作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县/市、乡镇示范单位。四是实施保健品振兴计划。规范市场、加强监督、树立品牌,建设保健品国家推广平台,引导合规企业规范经营保健品开发销售工作,加大高端国产保健品产品研发力度,确保国产保健品始终占据市场绝对优势。五是实施中医药振兴工程,加大投入,建设国家中医博物馆,开展中医药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完善中医药种植、加工体系,加大中医处方产品化、中医康复护理产品化、耗材产品开发的力度,鼓励结合健康养生、旅游旅居的市场需求,开展中医药养生养老基地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开拓中医药防治慢病国际市场。六是限制过度西医治疗,深化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制度,适度加大西医药、医疗器械、康复护理器具和高值耗材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工作力度。

4.实施老龄宜居产业工程

现有社会硬件体系难以适应老龄社会特别是高龄社会的要求,需要逐步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建设,并开展房地产租赁、交换等交易,这是未来不动产领域的一个蓝海。一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老龄宜居产业市场教育,让人们广泛认识环境和住行设施宜居对于全生命高质量生活的重要性。二是实施家庭宜居建设计划。推动适应老龄社会的再城市化,抓住老旧社区改造和居民房屋二次改造机遇,按照年龄友好型设计理念和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标准,建设或改造家庭居住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设备,重点考虑适老化改造系列化要求。三是实施老年人入住机构的适老化设计建设和改造计划。新建或改建老年人入住机构要严格执行老年人建筑设计标准,对已有老年人入住机构的居住条件、设施设备进行适老化检查和改造。四是实施公共场所年龄友好型改造建设计划,在按照通用设计改造的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要。五是实施农村适老化改造计划,加大投入,提高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便利性。

5.实施老龄制造工程

老龄制造产业是老龄经济产业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关系长远。一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老龄制造业市场教育,让人们充分了解老龄用品对于健康长寿生活的重要性,为做强做大老龄制造产业和老龄用品市场做好舆论准备。二是实施新农业计划,突出初级农业产品的经济、健康和社会效益,确保全人群生活初级品的质量和品质,加大投入,扶持建设一大批新农业加工企业。三是实施中老年人生活用品生产计划,按照生命阶段的健康需求,抓住新新一代老年人的高品质生活需要,鼓励企业围绕中老年人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生产销售相关产品。四是实施老年人体育健身和日常生活辅具生产计划,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五是实施老龄智造计划。加大投入,扶持一批老龄智造企业,鼓励老龄智能系列化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消除老年数字鸿沟。

6.实施老龄服务工程

一是实施婴幼儿看护计划,解除年轻夫妇负担,缓解老年人对婴幼儿的看护压力,让老年人走得开。二是实施居家老龄服务计划。在重点破除土地和场所瓶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设星罗棋布的居家老龄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入户老龄服务,“十四五”期间树立一大批居家老龄服务品牌企业。三是实施社区小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计划。按照普惠性老龄服务要求,落实社区老龄服务建设土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结合老年人住房出售和租赁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技术,在城乡社区建设一批网络化小型老龄服务机构,开展中西医结合式长期护理服务。四是实施老龄服务综合体建设计划。改革创新,搞活机制,充分利用“CCRC”等先进经验和中医健康养生优良传统,改造和建设一批中国特色的“CCRC”机构。五是实施老龄服务监督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对所有老龄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质量监督。

7.实施老龄金融工程

老龄社会乃至超老龄社会风险防控的关键在于老龄金融产业的强大支撑。一是针对青少年开展老龄金融通识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全生命金融意识。二是实施“4059计划”,面向40~59岁金融人口开发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类老年期金融产品,结合健康养生、旅居旅游、老年教育以及“CCRC”、养老地产等市场动能开展跨业运作,创新服务模式,做大做强老龄金融体量。三是实施“60+金融计划”,面向60岁及以上老年金融人口,盯准保值增长核心目标,结合老年宜居产业、老年综合服务场景建设,开展老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四是实施金融支持老龄经济产业计划,国家和地方设立老龄经济产业引导基金。扩大政策性金融支持老龄经济产业,除老龄服务产业外,更加注重投资老龄健康产业和老龄制造产业。商业性金融支持老龄经济产业要探索新领域、新模式,支持老龄科技产品、智能化产品创新。五是探索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老龄金融和老龄宜居产业混业运作模式,针对全社会海量硬件建设适老化改造探索新的运作模式,通过金融模式培育老龄宜居产业市场。七是创新金融模式,针对大量闲置国有资产开展老龄经济产业多领域使用方式创新,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混合运作模式的作用,在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存量基础上发挥保值增值并提供多项目多功能的老龄经济产业作用,为消费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推动国有资产在老龄社会条件下促进经济循环发挥更大作用。八是实施老龄金融进社区计划,鼓励老龄金融机构扩大服务范围,采取多种金融产品联合服务,整合老龄金融和老龄文化、老龄健康、老龄宜居、老龄服务的混业运作模式,为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混合服务。

8.实施老龄经济产业基础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老龄经济产业新基建计划。在新基建过程中,长远考量老龄社会带来的可持续经济产业海量需求,确保新基建能建设、高利用、长效能和可持续。重点建设老龄健康、老龄服务、老龄文化和老龄金融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服务市场和科技研发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二是实施老龄经济产业会展经济计划。转型、改造、建设一批老龄经济产业产品和服务批发贸易、展览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融媒体开展有组织的线上线下会展老龄经济。三是实施加强老龄经济产业行业管理计划。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的老龄经济产业行业组织,加强其凝聚企业能力建设,研究行业发展问题,开展行业联合。

(十二)打造老龄社会条件下经济长期繁荣的核心发展优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将面临的普遍长寿,既是人类进步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突出体现,也是未来人类实现普遍健康长寿的重大机遇,更是未来中国发展经济的长远国情。当前,抓住中央关于双循环战略的重大契机,盯准老龄经济产业这一未来内循环战略的重大主攻方向,实现老龄经济产业大发展,再造高更版本的中国模式和“中国奇迹”,对于老龄社会条件下实现人人拥有健康长寿生活预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也关系保持长寿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核心竞争优势。为此,还需要做好相应基础性战略性安排。一是加快老龄经济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发展老龄经济产业的最大难题不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缺乏,而是人才要素缺乏。要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和紧盯老龄经济产业阶段性需求变化,制定涵盖老龄文化、老龄健康、老龄宜居、老龄制造、老龄服务、老龄金融和老龄经济产业综合管理等多方面需要的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确保强大需求到来有强大队伍去满足。二是加大对老龄经济产业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老龄经济产业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工程等方方面面,需要强大的基础科研成果和应用科技成果支撑。鼓励现有相关研究机构转型研究老龄经济产业,建立国家级和地方老龄经济产业研究机构,在加强老龄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把老龄经济学和老龄产业经济学作为重点学科,并加强相关研究工作。三是加大对老龄经济产业整体治理能力的建设力度。老龄经济产业是跨部门、跨行业的新的巨大蓝海。20多年老龄经济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需要超越于部门和行业的协调机构全面研究,统筹安排,逐步实施。为此,需要强化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做实做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党中央发展老龄经济产业促进经济双循环决策提供服务。


资讯中心
公众参与
项目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