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中心 > 本会新闻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边境老人的午餐”项目启动仪式
发布时间:2024-06-04 09:10:01 来源: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6月2日上午,“边境老人的午餐”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王谦、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司原副巡视员王时浩等领导出席,边境老人与边境村书记代表、试点地区代表、社会各界爱心单位、爱心人士近100人参加。

640.jpg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致辞


于建伟理事长代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向给予“边境老人的午餐”项目大力支持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地感谢。他指出,民以食为天,把老年助餐这项惠及亿万老人的民生实事办好,就要充分认识老年助餐服务的重要意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将充分发挥国字号慈善组织的品牌优势和公开募捐资格优势,汇聚大家的爱心,整合社会的资源,集结各方的力量,多元筹集慈善款物,援建边境地区老年食堂,改善边境老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状况,把公益服务向边境地区延伸,不断增强边境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助力祖国安边固边兴边。

640 (1).jpg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昭德基金主任李红霞介绍项目


“边境老人的午餐”项目负责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昭德基金主任李红霞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该项目是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的号召而开展的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不仅切实解决边境老人的就餐难题,更是通过多元筹资机制,协同“个人、企业、政府、集体、社会”五方主体,发掘在地资源,促进在边境老年食堂“助得久”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资源可持续、运营可持续、服务可持续。

640 (2).jpg

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李长文发言


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李长文对该项目模式进行点评发言。她提出,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扎实做好边境村工作,事关地区安全稳定、繁荣昌盛,事关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意义特殊而重大。“边境老人的午餐”在满足边境老人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在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传承、弘扬、保护民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640 (3).jpg

640 (4).jpg

 边境老人代表发言


活动现场,一个“特殊的旅行团”自5天前从延吉高铁站出发前往了北京,有人说:我想看天安门,在那看到国旗飘扬的样子,有人说:如果能看到长城,我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今天启动仪式,是这5位边境老人在京的最后一站行程,他们与大家分享了在边境村生活及用餐现状,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亲眼看到了首都北京的面貌,看到了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

640 (5).jpg

龙门村党组织书记张春雷发言

640 (6).jpg

延边州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楚瑞馨发言


活动中,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头道镇龙门村党组织书记张春雷作为边境村书记代表,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介绍了在边境地区长大的他,因为牵挂家乡,让他放弃在外打拼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用儿女深情温暖村里老人的感人故事。延边州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楚瑞馨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代表,对项目前期试点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为项目首家边境“老年食堂”颁牌,并向项目支持单位代表、项目“智行团”成员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640 (8).jpg

为项目首家边境“老年食堂”颁牌

640 (9).jpg

640 (9).jpg

 向项目支持单位代表、“智行团”成员颁发证书

资讯中心
公众参与
项目推荐
热门推荐